在科幻电影中,人类已经走向星辰大海,在星际旅行中的人类如果发生头痛脑热、大伤小病的时候该如何去做呢?
2012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在为我们展示了宇宙航海时代的宇航员们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时的情形:
一台集某种透视效果和自动化手术为一体的医疗舱,不但能实时查看自己身体的情况,而且自己就能通过语音或触摸屏幕预定手术程序为自己进行手术,麻醉、消毒、手术、缝合一条龙服务,非常符合广大观众对未来医学科技的憧憬。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这种堪称科幻的技术呢?事实上有,而且能满足大部分人对未来科技的幻想,这就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看看这犹如机械章鱼般的机械臂,是不是比电影中更加具有科技感呢?其实这只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达芬奇机器人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事实上,在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时,真正做手术的还是医生,而机器人只是一个手术平台,并不会自动作出任何动作,她的动作全靠医生操纵。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使用双手操作两个主控制器,用脚通过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具备10倍以上放大倍数的三维高清内窥镜,而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从而精确稳定的完成手术。
是不是感觉有些失望呢?其实她还是具有很多的优点的。
首先,从患者角度来看,因在手术中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而且比起传统腔镜手术的二维视野更容易对距离进行判断,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同时,手术创伤更小,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减小疤痕面积增加美容效果,让患者能更快投入工作。
图为医生为瓶中的葡萄缝合葡萄皮
其次从医生角度来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增加能增加主刀医生视野角度,克服因为疲劳造成的手部颤动,机器人“内腕”较腹腔镜更为灵活,能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同时体积比人手小,能够在有限狭窄空间工作。
操作中的放大效果,体验者(非医务人员)将绿色皮筋轻松穿过橙色柱上的小孔,并从下方穿过手术针,然后放上其余皮筋
操作者所看到的是1080P三维立体影像,屏幕上仅为二维监控
最后,也是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其实是远程手术,事实上,手术机器人最早就是为野战医院而设计的,可以畅想在不久的将来,身在北京、上海的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新疆、西藏等医疗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医院的机器人为病人进行手术,甚至更进一步,身在地球上的医生,为遨游在宇宙空间中的宇航员提供医疗保障。
早在2006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就已经进入我国,而现在,四川省内的医院也已用到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见手术机器人的普及和发展并不是大荧幕中的科学幻想,而是确实的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了。